阿尔茨海默病(Alzheimer's disease, AD) 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,是导致老年人痴呆最常见的原因,占所有痴呆的60-70%[1]。AD患者临床的早期表现包括记忆力减退、生活自理能力下降、行为和性格改变、饮食问题等,最终导致患者痴呆和认知功能障碍,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[2]。数据显示,全球痴呆症患者人数将从2019年的5740万例增加到2050年的1.5亿例,使痴呆症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。目前中国约有超过7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,且随着年龄的增长,AD的患病率也随之增长。65岁以上老人中痴呆发病率为6.4%,其中AD患病率占4.4%[3]。调查结果显示,AD从症状出现到首次确诊一般需要1年或更长时间,往往病程较长,且病情多为中重度(67%),已错过最佳治疗阶段[4]。此外,AD不可逆且致残率高,有多种并发症,需要长期护理,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。AD费用已经超过了心脏病、癌症和中风的费用。预计到2030年,全球用于AD的费用将达到2万亿美元[5]。因此,阿尔茨海默病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健康,正迅速成为全球健康和经济的重大挑战。
AD病理变化复杂多样,典型的病理特征是脑内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沉积和Tau过度磷酸化的神经元纤维缠结,此外还有神经元丢失、突触障碍(如突触丢失和突出可塑性缺陷)等[6]。Aβ沉积形成淀粉样斑块是A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。在淀粉样途径中,APP被BACE剪切产生sAPPβ蛋白,sAPPβ蛋白被γ-secretase继续剪切,生成Aβ多肽,包括Aβ1-42、Aβ1-40等,并释放到胞外,最终聚集形成淀粉样蛋白斑,导致AD发生[7]。神经元纤维缠结(Neuronal fibrous tangles, NFTs)的发生是AD患者的另一个主要病理特征。病理状态下,胞内Tau蛋白过度或异常磷酸化,使其丧失促微管组装的生物学活性,使微管解聚、轴突运转出现障碍,进而导致神经元变性,引起神经细胞的凋亡,造成AD的发生[8]。基于此,科学家希望通过抑制β淀粉样蛋白产生、纤维化和沉积,来预防和治疗阿尔兹海默症,然而效果不尽人意。目前已有的药物也仅能够延缓病理症状的加重,并不能阻止或逆转疾病进程,且停药后易复发。
| | | |
了解更多 | 了解更多 | 了解更多 | 了解更多 |